關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三個重要問題
《國家治理周刊》
原標題:關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三個重要問題
至今年第四季度,,作為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并實施已滿整整一年,。一年來,,各地各部門及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擁護這項新的改革任務,,改革的成效也日益顯現(xiàn)。從認識論上說,,作為一項新的改革措施,,人們對其認識的深化總是要經歷一個過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西方經濟理論對于我們制定經濟政策的影響較大,,這更是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們準確地吃透中央精神,、把握這項改革的規(guī)律性增添了難度,。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我們講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西方經濟學的供給學派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給學派的翻版,更要防止有些人用他們的解釋來宣揚‘新自由主義’,,借機制造負面輿論,。”[1]這啟示我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理論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為指導,,其范式上必須同西方經濟學政治光譜上最右邊的西方供給學派體現(xiàn)出明顯差別?!八^研究范式,,實質上是指學術研究所持有的特定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盵2]在世界經濟史上,秉持不同范式的經濟思想,,必然會導致不同的實踐結果,。倘若作為指導經濟建設的經濟理論在方向上出現(xiàn)了偏差,將掉進如同蘇聯(lián)東歐經濟轉型失敗,、拉美“失去的十年”發(fā)展陷阱那般無底深淵,,即會犯下習近平總書記近年來屢次警醒一定要避免的“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xiàn)顛覆性錯誤”[3]。當前,,我國經濟正處在“新常態(tài)”背景下爬坡過坎,、轉型升級的階段,為在建黨一百周年時順利實現(xi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積聚物質基礎,,我們一定要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好這場改革的攻堅仗。切實做大做強做優(yōu)國有企業(yè),、切實維護好廣大勞動者利益,、切實縮小貧富差距,是下一個階段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三項重大任務,,需要我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指導下扎實推進,。
必須落實好習近平國有經濟思想,理直氣壯地發(fā)展國有經濟
在西方經濟思想史上,,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各流派之“分工”各有側重,。盡管西方供給學派不像新制度經濟學派那樣過于強調私有產權理論,然而它們的理論預設很多地方是重合的,。曾任英國首相的撒切爾與同時期擔任美國總統(tǒng)的里根并稱為實踐供給經濟學的兩大“旗手”,,她最為主要的執(zhí)政理念就是強力推行私有化,。著名“國外馬克思主義”學者大衛(wèi)·哈維指出,二戰(zhàn)后的英國長期保持如醫(yī)療衛(wèi)生,、教育和住房等經濟核心部門不受市場影響,,而撒切爾的上臺則“改變了這一切”[4]。我國是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國推行包括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內的各項改革,,都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經濟學特別是新自由主義經濟學主張私有化的那一套,而是要從黨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那里尋找理論基礎,。換而言之,,對于處在“一球兩制”背景下發(fā)展社會主義的中國而言,經濟思想上必須堅持“馬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方針,,西方經濟學的精華我們可以借鑒,但絕不能在大是大非問題上“體用倒置”,。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看來,,“實行全部生產資料公有制(先是單個國家實行)的基礎上組織生產”[5],是社會主義社會同資本主義社會“具有決定意義的差別”,,這是我們理直氣壯地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和捍衛(wèi)公有制主體地位的基本理論依據(jù),。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的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多次就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做大做優(yōu)做強國有經濟發(fā)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形成了“習近平國有經濟思想”這一被我國馬克思主義學界公認的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核心理論。今年以來,,中央號召全黨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極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全黨要與習近平總書記在政治上保持一致、向習近平總書記這個核心看齊,。習近平國有經濟思想內在地包含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之中,,如果對此采取合意則取、不合意則舍的實用主義態(tài)度,,那么在政治上是極端錯誤的,、在實踐中是極其有害的。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年來,,有一種聲音總是在或明或暗地提出要創(chuàng)造條件使得國有經濟加快退出市場,,并且濫用“僵尸企業(yè)”這一名詞攻擊國有企業(yè),。本來,對于個別效益較差的國有企業(yè)進行體制機制上的改革,,以至于在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國企職工轉崗不下崗、轉業(yè)不失業(yè)的前提下適當?shù)厝コ恍┻^剩產能和無效產能,,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題中之義,。然而據(jù)筆者觀察,近一段時間,,“僵尸企業(yè)”這一名詞在輿論場上被亂用,,仿佛僵尸企業(yè)與國有企業(yè)畫上了等號,大有又一場私有化浪潮卷土重來之勢,。習近平總書記曾痛徹心扉地反問過,,“國有企業(yè)改制,又肥了多少人”[6],,這實在值得我們深思,。
改革開放前,我們對“一大二公”搞所有制崇拜,,這被實踐證明是束縛生產力發(fā)展的錯誤觀念,。然而改革開放絕不是樹立起與之相反的另一種所有制崇拜,認為非公有制經濟一切都是好的,,而國有經濟則具有“原罪”,。那樣的話,我們的改革必然會走上“改旗易幟”的邪路,。以我國東北地區(qū)為例,,這一兩年東北經濟再遇寒冬,一些人不基于實事求是的原則找尋和分析問題,,急忙鼓噪“東北經濟出問題是因為國有企業(yè)多”,,得出的結論自然是東北要加速國有企業(yè)私有化步伐。事實真是如此嗎?今年下半年暴露出震驚全國的“遼寧賄選案”就有力地回擊了這種論調,。遼寧省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中通過賄選產生的45名人大代表,,有42人是企業(yè)負責人,這其中又有多數(shù)是非公有制經濟人士,。這說明,,以遼寧為代表的東北非公有制經濟不僅數(shù)量上相當,而且極少數(shù)人已經發(fā)起了資本侵蝕的攻勢,,這很可能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這一地區(qū)已然“私強公弱”的經濟生態(tài)面貌,。與遼寧發(fā)生賄選案同時,已經落馬的遼寧省委書記王珉主政吉林省時就熱衷于對國企進行私有化,,甚至一手造成了“通鋼事件”這樣在國內外影響惡劣的事件,。據(jù)媒體報道,,近年來遼寧省國有經濟比重只有30%左右,這一數(shù)字與人們印象中的東北國有經濟比重極高的陳舊思想早已大相徑庭,。所以說,,通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使得國有經濟強身健體毫無疑問能夠促進東北地區(qū)經濟早日復元,然而讓國有企業(yè)充當經濟下行的“替罪羊”,,顯然是不公正的,。近年來,神舟飛天,、高鐵出海等等案例無不說明了國有企業(yè)是能夠搞好的,。對發(fā)展國有經濟充滿自信,實際上就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
必須秉持勞動優(yōu)先,、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保障好廣大勞動者根本權益
西方供給學派理論不能作為我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論基礎的另一個原因,,是其秉持貶低勞動,、資本至上的價值理念。中文媒體上經常稱呼撒切爾為“鐵娘子”,,使得大多數(shù)國人認為這是對她的一種褒揚,。事實上在英國國內,撒切爾的“鐵”,,是體現(xiàn)在其對于英國工人階級和工會制度強硬上的,。撒切爾主政英國后,“以法律鉗制工會,,更主要的是把他們從政治舞臺的中央趕了出去”[7],。讀過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英國工人階級狀況》的人們,無不為恩格斯筆下十九世紀四十年代英國工人階級受剝削,、受壓迫的悲慘命運而唏噓,。歷史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英國再次重演,該國工人階級的命運因短暫的凱恩斯主義政策稍微松綁后,,再一次被撒切爾的新自由主義政策所緊縛。
馬克思主義在批判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主宰勞動的現(xiàn)象時提出了“雇傭勞動”這一命題,,并認為這是“死勞動統(tǒng)治活勞動”,,因而資本主義制度被社會主義制度所替代則能夠實現(xiàn)“勞動的解放”。不止如此,,在社會主義生產方式下,,還應當更進一步創(chuàng)造條件實現(xiàn)“勞動的復歸”,即使得勞動成為“生活的第一需要”,。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這一理論,,回答了資本主義社會為什么無法實現(xiàn)“人的全面自由發(fā)展”目標,、社會主義為什么必然取代資本主義的原因所在。與西方供給學派的價值理念相反,,恩格斯指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一開始就主要面向工人階級的,并且從工人階級那里得到了同情,,這種同情是它在官方科學那里既沒有尋找也沒有期望過的”[8],。恩格斯在這里所言的“官方科學”,指的就是西方經濟學這個資本主義社會的官方意識形態(tài),。2012年底,,習近平同志擔任黨的總書記之初,首次考察廣東時指出,,“我們的改革開放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這一論述不僅發(fā)展了鄧小平的改革開放理論,,而且堅守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群眾史觀與人民立場。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為指導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然地要超越奉西方供給學派為圭臬的里根—撒切爾改革,,要著力于構建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和諧勞資關系,秉持勞動優(yōu)先,、人民至上的馬克思主義價值理念,,保障好廣大勞動者的根本權益。
推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年來,,社會上出現(xiàn)了兩種值得注意的傾向,。一是媒體熱議,近來一些民營企業(yè)在不支付加班費的前提下強制推行“從早9點工作到晚9點,,一周上6天班”的所謂“996”工作制,。筆者注意到,某主流網媒就此發(fā)表的兩篇評論,,除了唉嘆“目前我國的勞動保障情況并不盡如人意,,企業(yè)鉆這樣的空子成本很低”之外,并沒有抓住事情的本質,。在今年的輿論場上,,因一個火爆的電視節(jié)目和一本同樣火爆的理論書籍帶來的一句流行話語,叫做“馬克思靠譜”,。馬克思之所以靠譜,,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留下的政治經濟學是我們分析社會問題的強大工具。
在市場經濟中,若不對社會權力結構進行分析,,很容易被西方話語中勞動者可以“自由擇業(yè)”一詞所蒙蔽,。正是由于資本的力量在社會權力的結構中壓倒性地占據(jù)優(yōu)勢,因而使得表面看似“平等”“自由”的契約背后隱藏著巨大的不平等與不自由,。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責任不能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自由落體”,而應當切實肩負起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的職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勞動關系是最基本的社會關系之一,。要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構建和發(fā)展和諧勞動關系,,促進社會和諧?!盵9]唯有做到這一點,,強制性且無薪酬的“996工作制”才能最大程度上退出社會的舞臺。
第二種輿論傾向是,,鑒于經濟增速下滑的實際,,一些諸如“充分發(fā)揮企業(yè)家精神”的話語在學界以及政界頻繁出現(xiàn)。一般來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特別是在互聯(lián)網時代,,企業(yè)家發(fā)揮聰明才智和創(chuàng)新力是無可厚非和理所應當?shù)摹H欢诋斚碌闹袊Z境中,,有兩個問題值得我們做一點理論上的辨析,。
首先,社會創(chuàng)新的主體不能僅限于企業(yè)家群體,,還必須包括廣大工人階級,,在這個問題上要一視同仁,不可偏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當代中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始終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維護社會安定團結的根本力量,。那種無視我國工人階級成長進步的觀點,,那種無視我國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的觀點,那種以為科技進步條件下工人階級越來越無足輕重的觀點,,都是錯誤的,、有害的。不論時代怎樣變遷,,不論社會怎樣變化,我們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根本方針都不能忘記,、不能淡化,,我國工人階級地位和作用都不容動搖,、不容忽視?!盵10]
其次,,“發(fā)揮企業(yè)家精神”要樹立新型政商關系,公權力不能演變成為資本的奴仆,。當前,,我們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沒有變,這就要求在現(xiàn)階段還必須發(fā)揮非公有制經濟在解放和發(fā)展社會生產力方面的積極作用,。然而,,共產黨為窮苦人打天下坐江山的初心不能忘、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社會主義”這四個字不能丟,,黨的領導干部要時時處處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親”“清”政商關系,,要將以王珉、仇和為代表的落馬“老虎”與不法企業(yè)主勾肩搭背,、攪在一起引以為鑒,,永不喪失共產黨人應有的政治本色。
必須落實好共享發(fā)展理念,,維護好新常態(tài)下的社會公平
在世界經濟史上,,與撒切爾同時期奉行西方供給學派理念、進行新自由主義改革的還有美國前總統(tǒng)里根以及本世紀初執(zhí)掌美國的喬治·沃克·布什,。保羅·克魯?shù)侣诨仡欉^去三四十年美國社會公平度問題時談到,,除了比爾·克林頓主政時期普通美國人大部分的實際利益有所增加以外,該國貧富差距一直都在擴大而非相反,??唆?shù)侣痛酥赋觯八鼈儞?jù)稱能為每個人帶來遠比現(xiàn)實更好的結果,,但是,那樣的結果并沒有實現(xiàn),。準確地說,,是富人從中受益匪淺:1980 年至2007 年間,最富有的那萬分之一的美國人的實際收入增長了7倍,,而中等家庭的實際收入僅增加了22%,,增幅不及之前27 年的三分之一”[11]??梢?,看不到資本主義社會特別是中心資本主義國家表面繁榮的背后隱藏著巨大的不平等問題,著實是一種意識形態(tài)上的偏見。
不久前,,在主要由全球企業(yè)家參與的杭州B20峰會開幕式上,,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領導人,習近平主席在致辭中特別談到了社會公平問題,。他十分憂心地指出:“據(jù)有關統(tǒng)計,現(xiàn)在世界基尼系數(shù)已經達到0.7左右,,超過了公認的0.6‘危險線’,,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盵12]國民收入分配差距之大小,,很大程度上反映著一個國家的治理水平之高低、能力之強弱,。近年來,隨著中央對于這一問題重視程度的提高以及多項改革措施的出臺,,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基尼系數(shù)自2009年起已出現(xiàn)下降趨勢,至2015年已降至0.462,,雖然仍超出國際公認的0.4貧富差距警戒線,,但已經優(yōu)于高達0.7的世界基尼系數(shù)。
中國維護社會公平,、縮小貧富差距的政策制定沒有跟隨新自由主義關于“政府退出”的指揮棒翩翩起舞——保羅·克魯?shù)侣赋觯骸斑@種意識形態(tài)認為,政府的干預總是壞的,,而讓私營部門自行其是總是好的,。”[13]這一方面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另一方面也用實踐證明了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在維護社會公平方面的有效性。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發(fā)展理念中,,“共享”成為了我國必須堅持的發(fā)展要求與必須實現(xiàn)的發(fā)展目標,。增長速度從“高速”轉向“中高速”是經濟新常態(tài)最主要的特點,在這一背景下,,能夠通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維護好社會公平,,使得廣大人民群眾在改革中擁有“獲得感”,,必然能夠極大地推進我們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進一步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
實現(xiàn)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維護社會公平同向互促,有兩個現(xiàn)實問題值得分析與探討,。一是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對企業(yè)減稅與降低企業(yè)職工社保費率,今年以來在全國范圍內鋪開,。這項政策一定程度上與西方供給學派主張的拉弗曲線理念重合,。從短期來看,減稅與削減社會福利支出政策對于增加企業(yè)的產出和收益從而遏制GDP增速下滑,,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然而,這項短期經濟政策的作用既不宜過分夸大,,也不宜將其作為長期政策工具來使用,。
從歷史上來看,里根以減稅作為政策工具而推出的“經濟復興計劃”并未達到預期效果,,絕大多數(shù)目標并未實現(xiàn),,甚至遭到了同為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薩繆爾森的嗤之以鼻;從理論上來看,在經濟處于下行期時宏觀政策首先保障企業(yè)家利益而不是勞動者利益,,與社會主義制度所追求的價值目標似乎不那么合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國供給能力更好滿足廣大人民日益增長,、不斷升級和個性化的物質文化和生態(tài)環(huán)境需要,從而實現(xiàn)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盵14]所以說,我們推行的各項改革措施,,都應當充分做好頂層設計和總體規(guī)劃,,切勿混淆短期與長期的關系,從而犯下因小而失大的錯誤,。
第二個現(xiàn)實問題是,,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的提出,一些學者特別是民營企業(yè)家關于廢除現(xiàn)行《勞動合同法》的呼聲再度響起,。對于于民營企業(yè)家而言,,廢除這部法律是完全符合其自身利益的——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中就曾援引了托·約·鄧寧那句著名的比喻:“資本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盵15]事實上,,由于前文所述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本在社會權力結構中的壓倒性偏移,這部法律的執(zhí)行情況并非如人所愿,。2011年,,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執(zhí)法檢查組在檢查這部法律實施情況時就指出了“部分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yè)及非公企業(yè)勞動合同簽訂率仍然偏低,部分已簽的勞動合同內容不規(guī)范,、履行不到位,,一些地方對企業(yè)用工和勞動合同簽訂情況底數(shù)不清的問題仍然沒有很好解決、勞務派遣在部分單位被濫用,,損害派遣工合法權益問題比較突出,、集體合同簽訂率和履約質量有待進一步提升”[16]等問題,也就更談不上出現(xiàn)以張五常為代表的主流經濟學家那些聳人聽聞的說辭,。
諸多私營企業(yè)主大肆主張廢除《勞動合同法》,,從一個側面更加說明了公有制經濟在維護社會公平和勞動者權益方面的突出作用。習近平總書記今年五月在談及法國學者托馬斯·皮凱蒂那本著名的《21世紀資本論》時就指出:“該書用翔實的數(shù)據(jù)證明,,美國等西方國家的不平等程度已經達到或超過了歷史最高水平,,認為不加制約的資本主義加劇了財富不平等現(xiàn)象,而且將繼續(xù)惡化下去,。作者的分析主要是從分配領域進行的,,沒有過多涉及更根本的所有制問題,但使用的方法,、得出的結論值得深思,。”[17]這給予我們今天討論這一問題以新的思路,,即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應當“涉及更根本的所有制問題”,,理直氣壯地發(fā)展國有企業(yè),進一步提高國有企業(yè)就業(yè)人員比重,。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形成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是以提出“中國夢”為起點的,。提出中國夢最為重要的背景,,是尋求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最大公約數(shù)”。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一人類歷史上亙古未有的新的經濟體制如若在其發(fā)展過程中充分實現(xiàn)了勞資兩利,,構建了和諧的勞動關系從而促進社會更加公平正義,,民族復興中國夢的順利實現(xiàn)必將更少阻礙、更多坦途,。
【執(zhí)筆:人民智庫研究員 楊 莘(見習)】
注釋:
[1]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年5月10日第2版。
[2]張雷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研究范式[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6年第3期,。
[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習近平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42頁,。
[4]大衛(wèi)·哈維:《新自由主義簡史》[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73頁,。
[5]《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8頁,。
[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習近平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81-82頁,。
[7]彼得·詹金斯:《撒切爾夫人的革命》[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0年版,,第118頁,。
[8]《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3頁,。
[9]習近平:《在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暨表彰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年4月29日第2版,。
[10]習近平:《在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暨表彰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年4月29日第2版,。
[11]保羅·克魯格曼:《陰魂不散的里根主義》[N].《華夏時報》,2009年8月29日第26版,。
[12]習近平:《中國發(fā)展新起點 全球增長新藍圖——在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N].《人民日報》,,2016年9月4日第3版。
[13]保羅·克魯格曼:《陰魂不散的里根主義》[N].《華夏時報》,,2009年8月29日第26版,。
[14]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年5月10日第2版,。
[15]《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71頁,。
[16]參見中國人大網:http://www.npc.gov.cn/wxzl/gongbao/2011-12/30/content_1686393.htm,。
[17]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年5月19日第2版,。
責任人編輯:萬鵬,、謝磊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