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胃三十二
《丹溪心法》
翻胃大約有四,,血虛、氣虛,、有熱,、有痰兼病。必用童便,、韭汁,、竹瀝、牛羊乳,、生姜汁,。氣虛,入四君子湯,,右手脈無力;血虛,,入四物湯加童便,左手脈無力,。切不可用香燥之藥若服之必死,,宜薄滋味,。治反胃,用黃連三錢,,生姜汁浸,,炒山楂肉二錢,保和丸二錢,,為末,,糊丸如麻子大,胭脂為衣,,人參湯入竹瀝再煎一沸,,下六十丸。有痰,,二陳湯為主寸關(guān)脈沉或伏而大;有氣結(jié),,宜開滯導氣之藥,寸關(guān)脈沉而澀;有內(nèi)虛陰火上炎而反胃者作陰火治之,。年少者,,四物湯清胃脘,血燥不潤便故澀,,《格致余論》甚詳;年老,,雖不用參術(shù),關(guān)防氣虛胃虛,。氣虛者,,四君子湯加蘆根、童便,,或參苓白術(shù)散,,或韭汁、牛羊驢尿,。又有積血停于內(nèi)而致,,當消息逐之,大便澀者難治,,常令食兔肉,,則便利。
翻胃即膈噎,,膈噎乃翻胃之漸,。《發(fā)揮》備言年高者不治,。糞如羊屎者,,斷不可治,大腸戴云∶翻胃,,血虛者,,脈必數(shù)而無力;氣虛者,,脈必緩而無力;氣血俱虛者,則口中多,,但見沫大出者必死,。有熱者,脈數(shù)而有力;有痰者,,脈滑數(shù),,二者可治。血虛者,,四物為主;氣虛者,,四君子為主;熱以解毒為主;痰以二陳為主。
又方
用馬剝兒燒灰存性一錢,,好棗肉平胃散二錢,。
上和勻,溫酒調(diào)服,,食即可下,,然后隨病源調(diào)理。
又方
茱萸 黃連 貝母 栝蔞 牛轉(zhuǎn)草
治翻胃
韭菜汁(二兩) 牛乳(一盞)
上用生姜汁半兩,,和勻溫服,效,。
治翻胃,、積飲通用益元散生姜自然汁澄白腳,丸小丸子,。時時服,。
【附方】
燒針丸 此藥清鎮(zhèn),專主吐逆,。
黃丹(不以多少)
上研細,,用去皮小棗肉,丸如雞頭大,。每用,,針簽于燈上,燒灰為末,,乳汁下一丸,。
棗肉平胃散
濃樸(姜制) 陳皮(去白,各三斤,,二兩) 甘草(炙) 紅棗 生姜(各二斤) 蒼術(shù)(泔浸一宿炒,,五斤)
上銼,拌勻,,以水浸過面上半寸許,,煮干,,焙燥為末。
每服二錢,,鹽湯空心點服,。
參苓白術(shù)散 見脾胃類。
保和丸 見積聚類,。
- 標簽:
上一篇: 咳逆三十一
下一篇: 吞酸三十三(附噯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