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癥諸方
《醫(yī)學實在易》
傷寒
理中湯 附子湯 炙甘草湯(俱見傷寒
虛癆
理中湯 甘草干姜湯 小青龍湯(加減詳本論) 桂附八味丸(見痰飲)小建中湯(即桂枝湯倍芍藥加飴糖) 桂苓甘術(shù)湯(見痰飲 黃 建中湯 治諸虛里急。
生白芍(四錢) 大棗(三枚) 炙甘草(一錢五分) 生姜 小桂枝 炙 (各二錢
水煎去滓,,入飴糖四錢,,烊服。氣短胸滿加生姜,。腹?jié)M,,去棗加伏苓,及療肺氣虛諸不足,,補氣加半夏,。
二加龍骨湯 治虛勞諸不足,男人失精,,女人夢交及浮熱汗出,。
生白芍 生姜 生龍骨(各三錢) 生牡蠣(四錢,,研) 炙草 白薇(各二錢,) 炮附子(一錢) 大棗(四枚
水煎服,。
復脈湯(一名炙甘草湯,,見傷寒。
治諸虛不足,,汗出而悶,,脈結(jié)悸,行動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此治血脈空竭力乏。)用之所以利血,,凡脈見結(jié)悸者,,雖行動如常,不出百日必死,,若復危急,,不能行動,則過十日必死,。語極明白,,從前解者多誤。
喻嘉言曰∶“此仲景治傷寒脈結(jié)代,,心動悸,,邪少虛多之圣方也?!督饏T》不載,,以《千金翼》常用此方治虛勞,則實可微信,,是以得名為《千金方》也,。虛勞之體,多有表熱夾其陰虛,,所以本論汗出而悶,,表之固非,即治其陰虛亦非,,惟用此方,,得汗而脈出熱解,俾其人快然,,真圣法也,。但虛勞之人,胃中津液素虛,,匪傷寒暴病,,邪少虛多之比,。桂枝、生姜分兩之多,,服之津液每隨熱勢外越,,津既外越,,難以復收,,多有淋漓沾濡一晝夜者,透此一關(guān),,亟以本方去桂枝,、生姜二味,三倍加入人參,,隨繼其后,,庶幾津液復生,乃致榮衛(wèi)盛而諸虛復,,豈小補哉,。”
(孫男心典)按∶虛勞治法,,舍建中別無生路,,又有一種脾陽不虧,胃有燥火,,當從時賢養(yǎng)胃陰諸法,。葉天士云∶“太陰濕土得陽始運,陽明陽土得陰自安,,以脾喜剛燥,,胃喜柔潤也?!庇抻诖朔?,又悟出無數(shù)法門,此下所列之方,,俱宜深考,。
葉氏養(yǎng)胃方 治胃虛少納谷,土不生金,,音低氣餒,。
麥冬 生扁豆 玉竹 甘草 桑葉 沙參
此方生谷芽、廣陳皮,、白大麥仁,、石斛、烏梅俱可加入,。燥極加甘蔗汁,。
葉氏方 治陰虛盜汗,,不用當歸六黃湯,以其味苦,,不宜于胃也,。此方用酸甘化陰法(合前加減大建中湯辛甘化陽法,可悟用藥之妙,。
人參 熟地 五味 炙草 湖蓮 茯神
水煎服,。
又方 《經(jīng)》云∶“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奔{谷如常,,而肌肉日消,當以血肉充養(yǎng),。
牛骨髓 羊骨髓 豬脊髓 湖蓮 茯神 枸杞 當歸 芡實
水煎服,。
又方 治肉消脂涸,吸氣喘促,,欲咳不能出聲,,必鋸按季脅,方稍有力,,寐醒喉中干涸直至胸脘,,此五液俱竭,法在不治,,援引人身膏脂,,為繼續(xù)之計,。
鮮河車(按∶此味不可用) 人乳汁 真秋石 血余灰
陰虛陽浮,,宜用介以潛陽之法。六味丸減丹,、澤加秋石、龜膠,、牡蠣,、湖蓮之屬,如有用海參膠,、淡菜膠及燕窩之類,,皆是此意。(孫男心典)按∶虛極之候,,非無情草木所能補,。如肉削之極,必須諸髓及羊肉膠之類;陰中之陰虛極,,必須龜膠,、人乳粉、牡蠣,、秋石,、麋茸之類;陰中之陽虛極,必須鹿角膠,、鹿茸,、黃犬外腎之類,。一隅三反。
黑地黃丸 治陽盛陰衰,,脾胃不足,,房室虛損形瘦無力,面多青黃而無常色,,此補腎益胃之劑也,。
蒼術(shù)(一斤,酒浸) 熟地(一斤) 五味子(半斤) 干姜(秋冬一兩,,夏五錢,,春七錢)
上為末,棗肉煉丸,,梧子大,,用米湯送下百丸,治血虛久痔甚妙,,(此治血脫,,脾寒之圣)
- 標簽:
上一篇: 哮癥
下一篇: 怔忡(驚悸,、健忘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