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
《醫(yī)學實在易》
桂枝湯 治傷風自汗,,頭痛項強,,發(fā)熱惡寒等癥(凡《傷寒論》、《金匱》,、《千金》,、《外臺》、《圣濟方》俱改為小劑,,以便時用,,下仿此。)
桂枝 白芍 生姜(各三錢) 炙甘草(二錢) 大棗(四枚)
水煎服,,啜熱粥,,覆取微汗,未汗再服,,一日夜可三服,。此方姜、桂、甘草,、大棗之辛甘以補陽,,芍藥、大棗,、甘草之苦甘以補陰,,是補劑非汗劑也。妙在服后,,溫啜粥,,取谷氣勝邪以為汗,則汗不受傷,,則絕無變癥之患,。無論四時、南北,、老幼,、強弱,皆可服之,。
麻黃湯 治傷寒中風發(fā)熱,、惡寒、頭痛,、身疼痛,、項強、無汗而喘等證,。
麻黃(去根節(jié)三錢) 桂枝(二錢) 炙草(一錢) 杏仁(二十四粒
水三杯,,先煮麻黃至二杯,去沫,,入諸藥同煮至八分,,溫服,覆取微汗,,不啜粥,,未汗再服,一日夜可三服,。此方麻杏從表以發(fā)表;桂甘從肌以達表;不啜粥者,,恐其逗留麻黃之性,發(fā)汗太過也,。
升麻葛根湯(錢仲陽) 治陽明傷寒中風,,頭疼,身痛,,發(fā)熱惡寒,,無汗,,口渴,目痛鼻干,,不得臥,,及陽明發(fā)斑,欲出不出,,寒暄不時,,人多疫疾。
升麻(三錢) 葛根 白芍(各二錢) 炙草(一錢)加姜煎,。
愚以此方葛根可用三,、四錢,升麻只用一錢許,,加川芎,、白芷、紫蘇,、黃芩,、石膏之類俱可加入。
此方非《傷寒論》陽明證之正方也,。但就表證而論,,陽明以肌肉為表,與太陽不同,,故取葛根以清肌肉之熱為君,,亦不啜粥者,恐胃得補而增熱也,。
按∶陽明證,,《內經(jīng)》以身熱,目痛鼻干,,不得臥為提綱,仲景以胃家實為提綱,。前圣后圣,,立說不同,或從宋人用升麻葛根湯,,是宗《內經(jīng)》經(jīng)氣之傳以為治也,。但葛根非陽明正藥,以其宣肌絡,,除大熱,,取陽明主肌肉而蒸蒸發(fā)熱之義也?!秱摗啡胧?,有用桂枝湯,,麻黃湯法,卻無用葛根法,,而傳為白虎證,,以及承氣證,古今之治法一轍也,。
小柴胡湯(方見下) 治少陽病,,脅痛,目眩,,耳聾,,口苦,寒熱往來,,嘔吐等癥,。此方《傷寒論》以太陽病邪氣欲從少陽而出,取之以助樞轉也,。然正少陽癥,,亦不外此方,蓋以少陽主樞,,柴胡為轉樞之神品,,切勿以發(fā)汗誣之。
按∶頭為諸陽之會,,傷寒中風陽證,,必有頭痛?!督?jīng)》云∶太陽之脈,,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列下項,,循肩膊由夾脊,,抵腰中,故太陽頭痛,,腦痛而連項脊也,。陽明之脈,起于鼻,,絡于目,,交額中,故陽明頭痛,,額痛而連面目也,。少陽之脈,起于目銳 ,,上抵頭角,,下耳后,,其支者,從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故少陽頭痛,,耳前后痛,,上連頭角也。
- 標簽: